<蘇州.遂苑藏品-真柏>
主題:
捨得、捨得!捨即是得、不捨不得!
不為捨得、捨出空間,空間有美-因「空中妙有」故!
我中華文化中有「謙讓之德」「無爭之德」。
「讓」出空間、相依互存歴久不衰,自然界中植物相的生存亦然,細觀根.幹.枝.葉的鋪陳可以見端倪,因此盆景之道亦然。
爭是瓜分、讓是作大。「讓」的哲學是修練昇華後所產生的果,讓-能共生、相依互存,產生良性循環是因,這才是王道!
盆景創作中最重要的主軸是如何展現出每一種樹種的精神與特色。舉例而言,真柏-盆景是最常見的樹種之一,它生長在高海拔之處、險峻的地形與貧瘠的土地上,受到惡劣的氣候與地理環境的影響,在其根、幹、枝上形成舍利,枯死的舍利,是戰勝困難的「勳章」。此外,為了在逆境中存活,它的枝幹以一種「讓」而非「競爭」的哲學生長。一邊已死,一邊卻仍存活;看似柔軟,卻永不屈服;分享而不是競爭。真柏事實上張顯出在逆境中那種「克服困難」「互助」與「協調」的價值。因此,盆景藝術的昇華便是如何將這些特質在真柏盆景中重現出來。
為了能突破機械刀具的限制,避免留下人為雕刻的痕跡,我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技法:「絲雕」。所謂「絲雕」是一種手工抽絲的雕刻方式,它能夠在幹、枝上造就出沒有絲毫人為痕跡的舍利,就像絲綢般細緻、自然。再將幹枝以「讓」和「分享」的哲學,加以調整佈置。經過這樣的絲雕與整枝,盆景不僅僅可以展現出自然的美感,而且即使經過越久的時間,舍利就越能表現如絲狀般的質感。 |